央廣網(wǎng)武漢7月10日消息(記者熊峰 實習記者葉洋子 王可佳)漢繡,中國特色傳統(tǒng)刺繡工藝之一,以楚繡為基礎,是以武漢為中心,覆蓋湖北全省的地域性繡種。漢繡針法粗獷、色彩濃艷、構思大膽、裝飾性強,在中國刺繡行業(yè)中自成一格,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今年85歲高齡的代表性傳承人任本榮,傳承漢繡技藝、推廣漢繡文化半個多世紀,留下大量珍貴繡品及圖紙。耳濡目染下,其女兒任煒、外孫女王煒佳也走上漢繡之路,先后成為漢繡市級代表性傳承人,祖孫三代共同傳揚漢繡文化。
綿延時代的薪火
“我的父親任本榮是家中漢繡的第四代傳承人,爺爺也在做漢繡”。任煒從小就生活在一個“繡”氣十足的家庭里,“我父親12歲拜師,在繡花街最大的繡花鋪學習漢繡”。14歲那年,任煒在父親的引導下開始學習與制作漢繡。2010年,任煒18歲的女兒——王煒佳也開始走上了漢繡的道路,成為家中第六代漢繡的傳承人。
由于種種原因,漢繡經(jīng)歷了幾度興衰,不少資料和作品都未能保存完好。“我父親這一輩子只干了一件事,就是恢復傳統(tǒng)漢繡”,任煒說。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(xiàn)在,任本榮先生一直在搜集整理與恢復傳統(tǒng)漢繡作品!拔覀冊谙蛩麑W習的過程中,與他一起整理、恢復從前的漢繡作品。因為許多有關漢繡的東西,是我們沒有看見過的,比如民俗類、宗教文化、舞臺劇裝、民間廟會這四大類典型的漢繡作品是沒有實物讓你去學習與傳承的,更別說讓之后的人看到”。
通過這幾十年的整理與恢復,任本榮他們讓傳統(tǒng)中的漢繡重見于世,使得后人在了解漢繡的時候,不僅有了文字上的了解,更有了實物去感受、去看到漢繡本來的美麗面貌。
除了恢復傳統(tǒng)的漢繡作品,任煒在父親的基礎上古為今用,將漢繡傳統(tǒng)的針法技藝用到現(xiàn)代人生活的載體上,以此為基礎來做漢繡進一步的傳承。
2015年,任煒的女兒王煒佳成為最年輕的漢繡市級代表性傳承人。在談到漢繡的繼承時,她表示,“既要保持漢繡的傳統(tǒng)技藝,也要不斷嘗試創(chuàng)新,在圖案上的選擇與設計上不斷突破”。
漢繡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任煒(央廣網(wǎng)實習記者 王可佳 攝)
溫暖歲月的匠心
在談到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名優(yōu)秀的漢繡師時,由于生活的時代背景發(fā)生了變化,社會經(jīng)濟、文化得到了空前發(fā)展,兩代漢繡繼承人給出了屬于自己時代的回答。
任煒在說起自己的想法時,眼神非常堅定,“要做好一名優(yōu)秀的漢繡師,關鍵是要堅守,做好傳承工作。既要傳承漢繡的‘一畫二繡三收拾’,也要傳承漢繡的圖必有意,意必吉祥的靈魂,不能把漢繡這門手藝斷層在我們這一代,要堅持把漢繡發(fā)揚并傳承下去”。在漢繡文化經(jīng)歷興衰以后,她更加明白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漢繡堅持下去的重要性,多年來她也用一針一線繡出自己的一份堅守。
與母親經(jīng)過歲月洗禮后的感悟不同,女兒王煒佳認為要做好一名優(yōu)秀的漢繡師最關鍵的是激情,面對記者對于“激情”二字的追問時,她熱情地解釋,“我覺得在漢繡的各個方面都要充滿激情去做,在圖案上,對于圖案的認識、理解需要有激情;在刺繡上,多種針法的使用,要有激情,要勇于突破,不能簡單的重復單一的針法;個人方面,自身的想法也需要有激情!
雖然兩代繼承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,但是她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將漢繡中蘊含的匠心給延續(xù)下去,讓漢繡在歲月的長河中釋放出獨有的楚韻魅力。
漢繡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煒佳(央廣網(wǎng)實習記者 葉洋子 攝)
傳承往昔的復興
漢繡傳承到今天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,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,漢繡的未來之路引人思考。面對漢繡未來的發(fā)展抉擇,任煒和王煒佳給出了相似的看法。她們都認為漢繡是從生活中來,未來也要回到生活中去。任煒說:“漢繡源于生活的,與湖北的風俗文化息息相關,未來我們想讓漢繡回歸生活,更加地‘接地氣’。我們會保留漢繡的技藝、技法和特點,保證它的地方特色。在此基礎上,將漢繡用于人們的生活,讓漢繡未來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讓更多的人接受、喜愛漢繡。”
王煒佳作為年輕一代的漢繡傳承人,對于漢繡未來的發(fā)展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新想法,“我希望漢繡以后可以有更多藝術性、差異性的發(fā)展,與蘇繡、湘繡等一起百花齊放,同時增強它的公益性,讓它在未來有更多可能!
除此之外,王煒佳還鼓勵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漢繡,“我覺得大家不要有太多思想上的束縛,覺得一定要是很有天賦的人才能學習刺繡,不管你是什么樣的性格、什么樣的想法,你都可以去勇敢地嘗試”。
任煒與王煒佳作為兩代漢繡傳承人,她們都肩負著傳播漢繡文化的責任,希望未來漢繡能夠融入人們的生活,產生更多的價值,代代相傳,經(jīng)久不息。
監(jiān)制:王志剛
策劃:張卓
拍攝:熊峰 葉洋子(實習)
出鏡:王可佳(實習)
剪輯:熊峰
鳴謝:武漢市漢陽區(qū)宣傳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