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信陽4月19日消息(記者 張羲輪)4月18日,央廣網2025云遇豐收節(jié)·谷雨篇特別直播節(jié)目在河南、湖北、安徽、陜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浙江七地進行聯(lián)動直播。當鏡頭對準河南省信陽市,這里的茶與景又會帶來哪些驚喜?

茶山疊影:云霧織就的生態(tài)畫卷

清晨,大別山的晨霧尚未散盡,信陽市浉河區(qū)何家寨的茶山中綴滿星點人影。采茶人指尖掠過茶梢,嫩芽墜入竹簍的簌簌聲,驚醒了沉睡的春山。這里是北緯32°的“綠茶黃金帶”,《茶經》中“淮南茶,光州上”的傳奇,正化作萬畝茶園間的一縷鮮香。

何家寨茶壟沿山勢蜿蜒(央廣網發(fā) 趙夢陽 攝)

浉河區(qū)何家寨的茶壟沿山勢蜿蜒,墨綠茶樹隨山勢起伏,如巨幅青緞鋪展至天際,山風掠過南灣湖面,攜著濕潤水汽漫過茶林,芽尖凝露折射微光,仿若撒落的銀屑。許多游客正在何家寨露營基地的茶園里體驗采茶,見他們俯身撥開葉片,尋覓新芽。

何家寨的蛻變,是信陽“茶+”戰(zhàn)略的縮影。吉小象何家寨露營基地品牌發(fā)展部負責人馬天寶立于茶山觀景臺旁,腳下是星羅棋布的白色帳篷酒店:“信陽人待客先奉茶,這是大人從小教給我們的,F在我們用茶旅融合,想讓這杯茶‘活’出新滋味。”

茶山上的白色帳篷酒店(央廣網發(fā) 趙夢陽 攝)

據了解,這里的茶山被南灣湖的濕氣浸潤,酸性砂壤與晝夜溫差交織出特殊的氣候。信陽市浉河區(qū)茶產業(yè)發(fā)展中心數據顯示,全區(qū)茶園面積達63.5萬畝,茶葉總產量5.7萬噸,涉茶綜合產值突破117億元。

匠心淬煉:指尖上的毫厘乾坤

攤晾中的信陽毛尖(央廣網記者 張羲輪 攝)

“信陽毛尖的特點就是細圓光直、多白毫、香高味濃!闭f話間信陽毛尖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肖珺景漫步于茶園,托起一捧新葉,指尖白毫如霜。她示范采茶動作時,手腕輕提芽根:“采茶要用手指肚往上提,像這樣——”話音未落,嫩芽已悄然落入掌心,“若用指甲掐采,橫截面氧化會讓茶湯失掉‘鮮活氣’!

從采摘鮮葉到成形,信陽毛尖需歷經殺青、揉捻、搟條等等嚴苛工序。“殺青要到位,搟條要均勻,理條靠手感,火候是關鍵!毙がB景面對記者細述信陽毛尖制茶要訣,面對即將到來的“五一”,她說今年天氣炎熱,特別準備了冷泡茶。“希望游客能親手完成‘從茶園到茶杯’的全流程,感受茶葉由苦轉甜的生命之旅!

毛尖在鍋中翻滾(央廣網記者 張羲輪 攝)

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(qū)茶產業(yè)發(fā)展中心主任黃輝告訴記者:“2025年,浉河區(qū)采取多項措施推動春茶生產。一是資金保障,金融機構授信6億元,助力浉河區(qū)春茶生產。二是保障采茶用工。通過多種渠道發(fā)布招募信息,成功招募到本地采工5.2萬余人,同時吸引了外地采工8.8萬人。目前市場上,鮮葉價格在100元至300元/斤之間波動,干茶的價格則在300元至3000元/斤區(qū)間,鮮葉和干茶的均價同比均有所提升!

“人間四月天,浉河品毛尖!毙抨柺袥负訁^(qū)委書記趙軍華立于云霧繚繞的茶山觀景臺,身后是起伏的翠浪,“這里的茶帶著陸羽筆下的古意,蘇軾杯中的詩情。誠邀天下人共賞‘毛尖源地·山水浉河’——到信陽小院靜聽炒茶聲,去南灣湖畔慢煮春水,讓千年茶香浸潤人間煙火。”

暮色浸染茶山時,何家寨的燈火次第亮起。當一盞春茶入喉,那穿越《茶經》的“茶氣”,正攜著大別山的晨霧、南灣水的清冽,在舌尖綻放一個鮮活的春天。

編輯:張麗娜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(lián)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