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分網(wǎng) > 校園
女生校園傳非遺知識 來自90后的堅守
2014-02-21 11:25 來源:北京晚報 說兩句 分享到:
令張金暉記憶深刻的是對著名的“非遺”項目“聚元號”弓箭的第十代傳承人楊福喜老先生的采訪經(jīng)歷。”(注:張金暉的父親張彥先生是北京磚雕張第六代傳承人,也是京雕唯一的傳承人。)
央廣網(wǎng)河南分網(wǎng)消息 據(jù)北京晚報報道:“我希望在‘非遺青年’們的心里埋下一顆‘非遺’的種子,它一點一點地萌芽長大,不管過了多少年,從事著什么行業(yè),只要一想到年輕時遇到過這么一群人,做了這么一件有意義的事情,就會在自己的領域內(nèi)為保護‘非遺’盡一份力”,說出這句話的女生名叫張金暉,是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項目“北京磚雕”第六代傳承人張彥的女兒,當然,她還有一個身份,她是中國傳媒大學“非遺青年”的創(chuàng)始人。“我們要向大家證明,90后也可以堅守傳統(tǒng)!睆埥饡熣f。
向大學生傳遞“非遺”知識
“在成立‘非遺青年’之前,我想了解大學生們對‘非遺’的認知狀況和對‘非遺青年’這個組織的接受程度,因此在北京的五所高校做了一個問卷調查”,調查結果令張金暉既失落又高興:失落的是,大家對“非遺”的認知狀況很不理想,許多人分不清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,“問卷中有一道題,設置了二十個選項,讓大家選出哪些是‘非遺’項目,許多同學會選擇故宮、長城、三從四德、纏小腳等,大家甄別不出哪些是應該摒棄的陋習,也區(qū)分不清物質性與非物質性文化遺產(chǎn)!蓖瑫r,令張金暉欣慰的是,在“你愿意接受一個傳遞‘非遺’知識的微博、微信平臺嗎?”與“你愿意主動加入一個傳遞‘非遺’知識的學生組織嗎?”兩個問題中,大部分的同學都會選擇“愿意”,“這說明大家對文化遺產(chǎn)和優(yōu)秀民俗是有感情的,這增加了我們的信心!
“非遺青年”成立以后,為了給同學們傳遞“非遺”知識,有三個固定的活動內(nèi)容:其一,“非遺大師公開課”,邀請“非遺”傳承人到現(xiàn)場給同學講解其項目的歷史、傳承譜系、項目特征,同時親自帶領大家進行制作和體驗。“這種形式就好像‘手工課’一樣,讓同學們直觀地了解‘非遺’。到現(xiàn)在我們一共舉辦了‘金漆鑲嵌’、‘北京面塑’、‘北京磚雕’三場大師公開課!逼涠,“非遺學術講座”,邀請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專家教授來為同學們介紹有關“非遺”的知識和情況。其三,“茶語×綠豆糕分享會”,邀請一些熱愛“非遺”和傳統(tǒng)文化的嘉賓到場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經(jīng)歷,這些嘉賓不一定是“非遺”傳承人,他可能是任何一種職業(yè)和年齡,但他一定是關注“非遺”的人。
“有一個嘉賓令我印象深刻,他就是‘887’的主播國鵬。他做了八年罕見古琴曲的錄制和搶救工作,他的夢想就是把這些琴曲、琴譜出版發(fā)行,讓它們被大家聽到、看到,這才是最有效的保護方式!
“非遺青年”活動的影響范圍遠不止在傳媒大學一所學校,北京交通大學、中央財經(jīng)大學和北京聯(lián)合大學的同學們也會趕來報名參加。張金暉覺得,通過努力,讓“非遺青年”去影響整個大學生群體,這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。
編輯:耿倩
相關新聞
頭條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