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(wǎng)北京5月24日消息(記者張棉棉)據(jù)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報道,“如果沒有77、78的高考,我有可能跟我表哥一樣,會是建筑工地一個搬磚的。77、78高考把一個像草節(jié)子和沙子一樣的劉震云,蕩來蕩去、蕩來蕩去,把他蕩成了一個作者!睕]去搬磚的劉震云,把自己1978年參加高考的經(jīng)歷,寫進他的第一篇小說《塔鋪》。在這篇作品里,劉震云寫了一群和他一樣的青年,他們游走在社會的各個角落,找尋著命運的出口,高考來了!在中斷十余年之后。
劉震云當兵時,與外祖母、兩個弟弟、一個妹妹合影
劉震云回憶說:“所有人知道有這個機會,都想來參加考試。沒有再像1977年和1978年那兩屆,有那么多考生,11年的積壓,突然出現(xiàn)一條知識的通道,給人打開另外一個窗口。因為大家一無所有,當世界出現(xiàn)一種機會的時候,還是想把機會給抓住!
14歲時,因為長得高,家里給虛報了年齡,劉震云參軍去了甘肅;厝渴歉瓯跒,特別干燥,嘴唇好多天全是裂的,老是流鼻血。但是總比在河南農(nóng)村好一些,因為在那兒,你起碼能夠吃上白饃。雖然生活環(huán)境不是特別好,但有時間可以學習!
在戈壁灘的日子,戰(zhàn)友兄弟的寬厚潤澤著劉震云,這些暖意也浸潤到他后來的作品里。“我們連隊廚房那個地方有一盞燈,我特別愛去鍋爐房,燒鍋爐的是河南上蔡人,叫李上進。為了紀念他,我把他寫進《新兵連》里去了。他夜班飯就幾個包子,在燒的鍋爐旁邊擱著,烤得焦黃,味道挺好的。我進去了,他對我說你吃一個吧,然后我就吃一個,‘你再吃一個吧’,我就再吃一個,他說‘你再吃一個’,我說‘我不能再吃了’。不是吃不下了,而是我全吃了的話,他吃什么呀。你看,他就對我特別寬厚和善良!
甘肅“東風航天城”
在劉震云一部作品的扉頁上印著這樣兩行字:風從哪里來,風在我心中。在得知恢復高考后,已經(jīng)當了5年兵的劉震云心中,有風輕輕拂動了。
劉震云說:“我知道77年可以開始高考,我就跟副指導員萬為東談‘要不我別當兵了,我回家去考試去吧’,他說‘你回去也行,我也給你用不上勁’,所以我就回家了。”
回到河南老家,劉震云在一所中學當上了民辦老師,白天上課,夜晚復習。那盞小煤油燈,照亮寒夜里冷透的屋子,也點燃他心里模糊的念想。他得去延津以外的地方。
劉震云說:“就是一盞小煤油燈,有著像豆一樣的那種燈頭的亮。寒風吹著,窗戶密封的又不太好,每個考生都跟一個小鬼似的,影影綽綽。第二天早晨,你發(fā)現(xiàn)每個人鼻子里全部都是那個煤油燈熏出來的那種特別黑的東西!
劉震云在北京大學
5月復員,7月高考,劉震云以1978年河南文科狀元的優(yōu)異成績,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,和他一起參加高考的弟弟考入西南政法大學。這下子,劉震云的父親威風了!
劉震云說:“我沒什么,我弟弟也沒什么,就是我父親瘋了。他拿著兩個錄取通知書蹲在街頭,碰到人就說‘你看這個事這很難辦’,人家說‘怎么了老劉?’,他說‘你看吧,這個錄取通知書有時候真看不明白,你得幫我看看,你看北京大學都知道是在北京,這個西南政法學院你知道在哪兒嗎?西南有多大?’其實這錄取通知書里肯定寫的特別明白——在重慶什么地方。人家說‘老劉你家好事!’我爸說‘這不是好事我發(fā)愁啊,人家說老劉行了’。”
“他怎么會不明白,范進中舉嘛,就是顯擺么!”兒子中了“狀元”,就能去大城市,就能有工作,就能找上媳婦。父親在街頭蹲了好幾天,劉家的喜悅令周圍鄉(xiāng)里嘖嘖羨慕。
考上北大,劉震云的第一封信寫給當年鼓勵他的萬指導員,指導員在回信上寫了三個字:特別好!
在北大上學時,有一天,正在北京出差的萬指導員特意找到學校來看他。劉震云從12元的助學金里拿出7塊錢,請老大哥吃北京烤鴨。臨走時,指導員塞給他一個信封!八f,小劉,我來北京,也不知道該給你買什么,現(xiàn)在我又不是你指導員,你是我的弟弟,你哥給你一點錢,你自己買去得了。當時我一摸信封還挺厚的,那時最大的人民幣是十塊的。我說‘指導員這不合適’。他說‘怎么不合適,走吧!’然后我就裝起來了,我就走。我突然又轉身說‘指導員再見!’我給他敬了個禮,他也給我敬了個禮!
未名湖畔的這個軍禮,烙在了劉震云的心里。“我走了好遠回頭看,指導員還在那兒站著呢;氐綄W校,我一查70多塊錢,那時候一個國家干部的工資也就四五十塊錢。77、78年的高考把人往不同的方向提供了一個可以改變的基礎。高考本身重要的是,它的斷裂和出現(xiàn)跟這個時代、跟千百萬人命運之間的這種奇妙變化!
就算在遙遠的歐洲,也可以隨處在書店的櫥窗中看到劉震云老師的著作。圖為《我不是潘金蓮》(捷克文版本)。
以高考為題材創(chuàng)作的小說《塔鋪》開啟了劉震云的文學之路。他的這篇代表作,恰好誕生在恢復高考10周年的1987年。這或許也是他內(nèi)心的一個敬禮。
從《塔鋪》,到《一地雞毛》、《溫故一九四二》、《一句頂一萬句》,有評論說:劉震云是用最幽默的方式來表達最深刻的哲理,用最簡約的方式來描寫最復雜的事物,用最質樸的語言來搭建最奇妙的藝術結構。
劉震云
盡管他的作品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,在多個國家出版,獲得國內(nèi)外多項大獎。但1978年的高考,在他眼里,或許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座獎杯。近40年過去,說起高考,劉震云還是興味盎然。
劉震云:“百分制的話,我每科都在80多分,歷史、地理分都不會低,數(shù)學好像也是86分!
記者:“一下就把別人拉下去了!
劉震云:“嗯,把分就拉上去了,所以我是河南文科狀元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