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(wǎng)北京5月31日消息(記者高雅)據(jù)中國之聲《新聞晚高峰》報道,今天(31日)早上7點,連接回龍觀至上地地區(qū)的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試運行,不少市民“騎友”特地趕早來體驗這條綠色交通走廊。線路開通后,將直接服務于沿線約1.16萬通勤人口,30分鐘內(nèi)可從北京昌平回龍觀騎行至海淀上地軟件園,有效緩解13號線回龍觀與上地區(qū)域的交通壓力,改善區(qū)域綠色出行環(huán)境。
此前,北京昌平回龍觀至海淀上地軟件園區(qū)受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阻隔,兩地之間自行車連通性較差,地鐵早晚高峰又經(jīng)常排隊,平均出行時間達40分鐘。自行車專用路的建成會極大地緩解這一路段的交通壓力。
自行車專用路起點位于同成街與文華路交叉口,沿地鐵13號線北側向西經(jīng)回龍觀、龍澤地鐵站,上跨京藏高速,下穿地鐵13號線、京包鐵路,沿龍域環(huán)路至西二旗北路,與自行車系統(tǒng)相銜接,終點位于后廠村路與上地西路交叉口,道路長度約6.5公里。
記者在終點處隨機采訪了幾位騎行者,他們有的是自行車愛好者專門來體驗,有的是每天都要經(jīng)過這一區(qū)域上班的市民。線路開通后,他們都表示,路程輕松了不少。
記者:剛剛從自行車專用路過來的,是吧?
騎行者1:是。
記者:你們是知道今天有這個專用路特意過來的嗎?
騎行者1:對,騎行俱樂部的。
記者:您全程騎了多久?
騎行者1:十多分鐘。
記者:你們從哪騎的?
騎行者1:八達嶺輔路那塊。整體感覺不錯,因為沒有人,沒有其他的車輛,也沒有紅綠燈,一路平速就下來了。主要還是有一些占道的,還有一些逆行的,可能是剛開始的原因吧。
記者:您是從哪個口上來的?
騎行者2:回龍觀。
記者:您全程騎了多長時間啊?
騎行者2:我大概騎了20分鐘,平時這一趟最起碼得半個小時,省十分鐘。方便,第一沒有紅綠燈,一騎就不停了,只要一停就慢了。
一路上只有自行車沒有紅綠燈,兩邊都有護欄,形成了一個全封閉的狀態(tài),有種騎行在高速路的感覺。專用路路面凈寬6米,騎行限速15公里/小時。其中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設計了潮汐車道,用彩色鋪裝進行區(qū)分。紅色是潮汐車道,綠色是正常行駛車道。早高峰時段,東向西方向開啟潮汐車道;晚高峰時段,西向東方向開啟潮汐車道,路中間不設硬隔離裝置。
自行車專用路和自行車道最大的區(qū)別在于,專用路是不允許機動車、電動自行車和行人進入,每個出入口都會有交警嚴格把關。自專路執(zhí)勤民警王進說:“現(xiàn)在情況比較穩(wěn)定,因為是首日,參觀人員比較多。我們是兩個民警和5個協(xié)管員,協(xié)管員在路口要維護秩序!
自行車專用路24小時開放運行,為提高自行車專用路便捷性和舒適性,在出入口坡道首次設置了自行車助力裝置。設置自行車傳送帶,減少使用者推行難度;下行設置阻力裝置,提高安全性。在使用助力系統(tǒng)時,市民只需要把自行車輪胎放入助力系統(tǒng)凹槽中,助力系統(tǒng)自動啟動,騎行者只需扶著車就可以前行。自行車專用路也考慮到與地鐵站、公交站的接駁,在地鐵口旁,都設置了自行車停車位,供私家自行車和共享單車停放,實現(xiàn)了多種交通方式就近接駁。
專用路全程一半高架一半平地,都是新建道路,平地部分是由植被區(qū)開發(fā)而來,所以完全不會占用原先的道路資源。自專路施工單位工作人員王利強表示:“從頭到尾都是新開辟的,這原來是綠地。亮點主要還是在橋上,靠近地鐵的地方有聲屏障;路上往前走,在龍域環(huán)路后邊有一個服務區(qū);晚上有燈光,比較好看!